一、律师经验是否丰富?
拆迁维权,是一个诉讼-谈判-诉讼的过程,往往会将官司打到省法院、最高人民法院甚至检察院抗诉,甚至要对违法人员进行控告,才能结束维权,没有丰富的社会经验,无法完成所有工作。
政府实施土地征收涉及多个部门的分工协作,办公室负责发布公开、土地部门负责制定政策、公安机关负责维稳、司法局负责出庭、信访部门负责收集信息、街道办事处、村(居)委会负责组织实施。维权律师需要了解政府内部的职责分工,评估政府征地的基本政策,征地程序的合法性,找到其违法点。另一方面,了解客户的权证情况,制定维权方案,评估维权的结果。律师的工作不仅仅是出庭应诉,前期的准备工作是日后维权的基础,需要维权律师有法律经验更需要丰富的社会经验,远远超过对刑事诉讼、民事诉讼的经验范围,没有20年的维权经验,无法应拆迁户的担忧。才能准确评估维权的过程和实现的目标。拆迁维权是一个专门的业务领域,随着各地城镇化的进程的加快而独立出来,拆迁纠纷在全国范围内经常发生。

二、拆迁方也是责任在身,政绩考核压力山大
政府主导的拆迁工作,会受到上级政府在工作流程、审批手续、拆迁成本、群众满意度等诸多方面的考核和限制,因为房屋的建筑成本价、周边市场价格的适用及被拆迁户的家庭条件及要求各不相同,拆迁方因为预算和任务的压力下会动用各种手段。很多当地的律师在代理过程中会受到当地政府的命令干扰。
北京律师相对来说受地方政府的干扰小,能将法律手段充分发挥,最大限度的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三、维权的过程漫长,压力巨大,回报也值得期待
拆迁维权工作与民事诉讼有很大区别,诉讼收费低,维权渠道增加了行政复议程序,收集证据增加了信息公开等手段。最大的障碍是“一事一议”,需要一步一步的接近诉讼目标,无法通过一次诉讼解决所有问题。最有效的策略就是“小步快走”。在诉讼过程中,地方政府同样会与法院沟通情况,以拆迁进度的顺利,法院往往会用各种方式配合其施压,最常用的就是驳回诉讼请求。虽然不会影响原告的实体权益,但会造成巨大的压力。这个过程需要律师能在不利的情况下,律师应围绕核心利益,做好屡败屡战的准备,才能达到维权的目的。维权越早越容易用法律手段保住房屋。一旦房屋被强拆,律师的工作将围绕赔偿进行。

四、为什么败诉?
从现实来看,当事人维权失败的情况比成功的情况要多,法院的诉讼收费并不贵,律师的收费所占比例巨大,很多当事人无法接受这样的失败。失败的原因主要是三点,1.基础证据资料不充分,慌忙上阵,盲目乐观;第二点就是诉讼切入点的选择有偏差,被法院在程序、主体问题挡住维权道路,无法进入实体审理;第三点就是要把维权是否能坚持到底。败诉经常发生,一次败诉并不是重点。坚持维权的前提是证据和切入点正确,就不用害怕眼前的失败。
本站提供失败案例分析,请扫码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