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国家赔偿

上海案例:政府信息公开案件的审查内容

核心观点:

         法院审理政府信息公开案件时,一般仅审查申请内容是否明确具体、是否存在相应的政府信息以及是否应予公开问题,而并不审查行政机关不制作或者不保存相关政府信息是否违法问题。当然,行政机关如以信息不存在为由拒绝提供政府信息的,应证明其已尽到合理检索义务。

http://www.bj12368.com.cn/wp-content/uploads/2022/01/logo-2-1-300x300.jpg

扫码定制,维权方案

 一、二审法院审理查明,2015年8月31日,周XX向区政府申请获取“平凉街道16街坊拆迁地块2009年同区域已购公有居住房屋上市交易平均市场单价”的信息。区政府收到后,于2015年9月21日向周XX发出《延期答复告知书》,告知其经区政府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负责人同意,将延期15个工作日予以答复。2015年10月12日,区政府作出《非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告知书》(以下简称被诉告知),答复周XX:“本机关于2015年8月31日收到您提出的申请,要求获取‘平凉街道16街坊拆迁地块2009年同区域已购公有居住房屋上市交易平均市场单价。’经审查,您提交的材料属于咨询,不符合《上海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第二十一条规定的政府信息公开的申请要求,不适用于《规定》,本机关不再按照《规定》作出答复。”周XX收到后不服,向一审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一审法院认为,区政府具有作出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答复的职权。区政府在收到周XX的申请后,经向周XX作出延期答复告知后,在法定期限内作出被诉告知,执法程序合法。《规定》第二十一条第二项规定,当事人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应当有明确的申请内容,包括能够据以指向特定政府信息的文件名称、文号或者其他特征描述。本案中,周XX申请获取“平凉街道16街坊拆迁地块2009年同区域已购公有居住房屋上市交易平均市场单价”的信息,该申请内容并未指向特定的文件名称、文号或者其他特征描述,区政府据此认定周XX申请内容系咨询,不适用于《规定》,不再按照《规定》作出答复,并无不当。区政府所作被诉告知并无不当,周XX的诉讼请求及理由缺乏事实证据和法律依据,不予支持。

          在本案二审审理过程中,区政府基于便民考虑,经向上海市区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调查了解获知,2009年该区没有公布过平凉街道16街坊拆迁地块2009年同区域已购公有居住房屋上市交易平均市场单价,在实际拆迁中,仍继续沿用2006年的已购公有居住房屋上市交易平均市场单价,即:该地块属三类A级地段,最低补偿单价为人民币8000元/平方米,价格补贴系数为25%。二审法院将该事项向周XX进行了告知,周XX表示2009年仍沿用2006年的标准违法。

          二审法院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一条之规定,解决行政争议是行政诉讼的重要职能。本案系政府信息公开诉讼,其根本目的更在于保障当事人知情权,解决政府信息公开之行政争议。在本案二审过程中,区政府针对周XX的申请,进一步咨询了有关主管单位,并公开了相关信息,因此周XX的知情权已经获得保护,周XX再坚持诉讼对其知情权的保护没有意义。周XX所称有关沿用旧标准的做法系违法的主张仍属于动拆迁纠纷范畴。

          周XX向本院申请再审,请求:撤销二审判决并依法改判或发回重审。其申请再审的主要事实和理由为:依照《上海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实施细则》(2011年10月19日废止)第三十三条的规定,最低补偿单价标准,为被拆除房屋同区域已购公有居住房屋上市交易平均市场单价,是由各区、县政府按其划定的区域范围定期公布。另外根据《城市房屋拆迁估价指导意见》第十三条规定,市、县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权的部门应当根据当地房地产市场交易价格,至少每年定期公布一次不同区域、不同用途、不同建筑结构的各类房屋的房地产市场价格。据此,涉案信息是区政府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制作或者获取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信息,且属于其应主动公开的范畴。因此涉案政府信息告知书应该明确答复周XX申请的信息“不存在”,而并不是周XX的申请“不明确”。周XX一直未取得所申请的信息,二审法院认定周XX已经获取了相关信息系认定事实错误。

       最高院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二条的规定,该条例所规定的政府信息,是指行政机关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制作或者获取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信息。另根据《上海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实施细则》第三十三条规定,最低补偿单价标准,为被拆除房屋同区域已购公有居住房屋上市交易平均市场单价。已购公有居住房屋上市交易平均市场单价由各区、县政府按其划定的区域范围定期公布。根据上述规定,本案中,周XX所申请的信息指向明确,应由区政府定期主动公布。区政府将周XX申请的政府信息定性为咨询错误,应予以纠正。

         政府信息公开诉讼关注和解决的是政府信息能否公开这一实质问题,根本目的在于保障公民知情权的实现。本案中,根据区政府在本案二审中的陈述,该区没有公布过平凉街道16街坊拆迁地块2009年同区域已购公有居住房屋上市交易平均市场单价,在实际拆迁中,仍继续沿用2006年的已购公有居住房屋上市交易平均市场单价。根据该陈述及解释,能够证明区政府没有制作、保存周XX所申请的信息。又因法院审理政府信息公开案件时,一般仅审查申请内容是否明确具体、是否存在相应的政府信息以及是否应予公开问题,而并不审查行政机关不制作或者不保存相关政府信息是否违法问题。所以,本案中区政府作出的信息公开答复虽然不符合《条例》的相关规定,但是法院仅能判决其重新作出答复,而其也只能做出一份涉案信息并不存在的答复,这无助于周XX申请政府信息公开目的的实现,同时也造成行政以及司法资源的浪费。区政府在二审程序中也对其在实际拆迁中采用的最低补偿标准数额予以解释说明,充分保障了周XX的知情权。在此情况下,法院判决区政府重新作出答复,无实际意义。二审法院未明确纠正区政府的答复理由及一审判决理由,不符合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应对一审法院的判决、裁定和被诉行政行为进行全面审查的原则。

Related Posts
江西案例:举报人收到告知性答复该如何维权?

    行政机关对与举报人有利害关系的举 Read more

河南案例:征拆分户补偿情况是否属于信息公开范围

分户补偿情况尽管一定程度涉及其他户的个人 Read more

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

行政机关内部会议纪要不得作为行政执法依据 Read more

赞赏
#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上海案例:政府信息公开案件的审查内容

发表评论

textsms
account_circle
email

行政诉讼+国家赔偿

上海案例:政府信息公开案件的审查内容
一般仅审查申请内容是否明确具体、是否存在相应的政府信息以及是否应予公开问题,而并不审查行政机关不制作或者不保存相关政府信息是否违法问题。当然,行政机关如以信息不存在为由拒绝提供政府信息的,应证明其已尽到合理检索义务。
扫描二维码继续阅读
2022-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