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最新文章
河南案例:当事人对财产损失价值举证困难时法院应如何作出赔偿裁判
行政机关强制清除地上附着物的行为造成的财产灭失,当事人在诉讼中往往对损毁财产的种类、数量、价值等举证困难,人民法院应当综合考虑案情及当地征收补偿政策,合理分配举证责任
48 2023-06-29 更多信息河南案例:违法建筑并不丧失宅基地
宅基地使用权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一项基本权利。虽然当事人家庭长期在外居住生活,但并不因此丧失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和宅基地使用权。
248 2023-06-20 更多信息浙江案例:村民的林权、林地权属登记如何维权?
对土地、林地等不动产权属登记提出更正登记申请,往往与不动产权属争议密不可分;所有权或者使用权争议,常常伴随着对不动产登记的异议。除非不动产权证书的登记错误仅仅涉及记载错误且双方对土地、林地所有权或使用权的实际现状本身并无争议;或者说双方均认可不动产权利本身并未发生物理交叉,而仅仅是证书四至记载或者图表记载形成冲突。
59 2023-06-07 更多信息江西案例:村民小组起诉征地行为应当经村民小组会议讨论决定
如果村民小组认为政府在土地征收过程中侵犯其合法权益,并以此为由提起行政诉讼,属于村民小组集体所有的土地或其他财产事项的办理,应当由村民小组会议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讨论决定,并以村民小组的名义提起行政诉讼。
29 2023-06-06 更多信息浙江案例:行政复议期间,行政机关不得实施强拆行为
当事人已就行政执法局作出的涉案限期拆除行政处罚决定提起了行政复议,且复议机关已受理。行政执法局在当事人已经提起行政复议的情况下即实施强制拆除行为,与上述规定不符。且行政执法局在没有经过政府责成其实施强制拆除的情形下予以强制拆除,亦未严格履行行政强制法规定的各项法定程序,不符合上述法律规定。因此,行政执法局实施的强制拆除涉案房屋的行为违反法律规定,因涉案房屋已被拆除,被诉行为不具有可撤销内容,应当确认其行为违法。
35 2023-06-02 更多信息北京案例:非本村村民没有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的相关权利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立法目的是维护村民的合法权益,只有村民认为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的决定与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相抵触,或者存在侵犯村民合法权利的情形,才有权依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要求乡镇政府履行法定职责。
38 2023-05-23 更多信息北京企业:土地行政赔偿案件标的、赔偿时点及赔偿标准的考量
如果集体土地未经征收由政府直接出让乃至后续又经由市场拍卖等方式流转,政府违反征地程序给村集体组织造成的损害与土地性质转为国有建设用地后的拍卖所得之间,并不具有对应性和等价性。未经征地即转化土地性质为国有并转让,侵害了村集体组织的征地补偿权利,
63 2023-04-25 更多信息北京案例:未登记房屋应及时申请复核鉴定
征收部门对涉案房屋进行了入户调查并作相应公示的情况,当事人应持有相关证件及材料对公示情况提出异议登记。评估报告对涉案房屋的建筑面积、评估价款总额等事项予以确定后,当事人应申请复核鉴定。当事人虽主张行政机关没有对其未登记建筑予以补偿,但并未提交任何证据证明其自建房屋属于合法房屋或属于未超过批准期限的临时建筑。
39 2023-04-25 更多信息北京案例:征拆过程中,未登记建筑应及时提出异议
当事人认为征补决定对未登记建筑没有给予补偿,未明确补偿、补助内容。当事人需提供证据证明其存在未登记应予补偿的合法建筑的事实,在法定期限对评估报告确定的建筑面积提出异议,申请复核评估和鉴定。
43 2023-04-25 更多信息河北案例:村民与村委会签定《安置补偿协议》的法律后果
村委会经村双委讨论、村民代表大会表决等程序形成决议,收回村民宅基地使用权,对村民宅基地使用权和房屋统一进行补偿安置。故该城中村改造行为属于村民意思自治范畴,不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41 2023-04-21 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