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国家赔偿

安徽案例:对征地补偿标准不服应如何维权

核心观点:

       对市、县人民政府批准的征地补偿、安置方案不服的救济途径,应当先向行政机关申请裁决(复议)。在此类复议前置案件中,由于复议机关的处理决定是人民法院审理相关案件的必要条件,因此,如果复议机关作出不予受理决定,当事人只能就该不予受理决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而不能直接针对原行政行为起诉。

http://www.bj12368.com.cn/wp-content/uploads/2023/02/定制方案-300x300.jpg
王X因诉市人民政府土地行政征收一案,不服省院作出的行政裁定,向本院提出再审申请。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对本案进行了审查,现已审查终结。

     市中院一审查明:2012年3月市国土资源局作出《公告》,主要内容为,根据省人民政府2011年12月批复批准的《征收土地方案》,市国土资源局经对被征地村民组征地补偿登记的复核,拟定了本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48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25条规定,现将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内容和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五、被征收土地四至范围内的土地所有权人和使用权人对本方案内容如有不同意见或要求举行听证会,请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15内以村委会为单位,以书面形式送达市国土局征地服务科;六、本方案在征求意见后,报市人民政府批准组织实施,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25条之规定,对批准后《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有争议,不影响征收土地方案的组织实施。王X认为该《公告》实体与程序均违法,侵犯其合法权益,向省人民政府提起行政复议,省人民政府于2015年10月21日以王X的行政复议申请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八条第四项规定的行政复议受理条件为由,作出驳回行政复议申请决定书,决定驳回王X的行政复议申请。王X不服,向该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撤销以该《公告》形式作出的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另查明,该《公告》中的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是市国土资源局拟订作出的,并不是经市政府批准后作出的。

      市中院一审查明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三款规定,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根据经批准的征收土地方案,会同有关部门拟订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在被征收土地所在地的乡(镇)、村予以公告,听取被征收土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意见。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报市、县人民政府批准后,由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对补偿标准有争议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协调;协调不成的,由批准征收土地的人民政府裁决。征地补偿、安置争议不影响征收土地方案的实施。本案中,王X所诉的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是市国土资源局拟订的,如果王X对该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有异议,可以依据上述规定,向市国土资源局提出。提出后仍有争议的,应经过协调、裁决解决。因此,王X不服该征地补偿安置方案而提起诉讼,不属于人民法院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九条第四项规定的起诉条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第一项规定,不符合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九条规定,已经立案的,应当裁定驳回起诉。故对于王X的起诉,应当依法予以驳回。综上所述,案经该院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九条第四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第一款第一项之规定,该院于2015年12月裁定,驳回王X的起诉。

王X不服,提起上诉。省高院二审查明的事实与一审法院查明的事实一致。

       省高院认为:王X对涉案征地补偿安置方案不服,实际上系对征地补偿标准有异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三款规定:“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根据经批准的征用土地方案,会同有关部门拟订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在被征用土地所在地的乡(镇)、村予以公告,听取被征用土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意见。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报市、县人民政府批准后,由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对补偿标准有争议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协调;协调不成的,由批准征用土地的人民政府裁决。”根据该规定,王X对征地补偿标准有异议,依法应当通过人民政府协调和裁决的途径解决。因此。王X对涉案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提起诉讼依法不属于人民法院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一审法院据此驳回王X的起诉并无不当。王X的上诉理由不能成立,该院依法不予支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八十九条第一款第一项之规定,该院于2016年10月行政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裁定。

        王X不服,向本院申请再审称: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属于人民法院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征地补偿安置方案也属于人民法院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十三条排除规定了不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条款中也并未包括征地补偿安置方案。三、《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并未将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排除在人民法院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之外。《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三款规定的“协调”和“裁决”行为,并未否定其行政诉讼的救济途径。本案中,再审申请人已就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向省人民政府提起行政复议,其也作出了《驳回行政复议申请决定书》,故现在该案也应属于人民法院的受案范围。四、再审被申请人批准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的行为并非为内部批复行为。请求:一、撤销省高院作出的行政裁定。二、依法再审,撤销再审被申请人批准的征地补偿安置方案。

      最高院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三款规定,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根据经批准的征用土地方案,会同有关部门拟订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在被征用土地所在地的乡(镇)、村予以公告,听取被征用土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意见。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报市、县人民政府批准后,由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对补偿标准有争议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协调;协调不成的,由批准征用土地的人民政府裁决。《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关于依法做好征地补偿安置争议行政复议工作的通知》(国法〔2011〕35号)规定,被征地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对有关市、县人民政府批准的征地补偿、安置方案不服要求裁决的,应当依照行政复议法律、法规的规定向上一级地方人民政府提出申请。据此,对市、县人民政府批准的征地补偿、安置方案不服的救济途径,应当先向行政机关申请裁决(复议)。在此类复议前置案件中,由于复议机关的处理决定是人民法院审理相关案件的必要条件,因此,如果复议机关作出不予受理决定,当事人只能就该不予受理决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而不能直接针对原行政行为起诉。

Related Posts
山东案例:农村房屋拆迁补偿款如何继承

农村宅基地的特殊性质决定了农村房屋拆迁款 Read more

山东案例:乡镇政府对村民自治的监督职责

乡镇人民政府应围绕村民自治程序性事项进行 Read more

赞赏
# #
首页      农民权利      安徽案例:对征地补偿标准不服应如何维权

发表评论

textsms
account_circle
email

行政诉讼+国家赔偿

安徽案例:对征地补偿标准不服应如何维权
对市、县人民政府批准的征地补偿、安置方案不服的救济途径,应当先向行政机关申请裁决(复议)。在此类复议前置案件中,由于复议机关的处理决定是人民法院审理相关案件的必要条件,因此,如果复议机关作出不予受理决定,当事人只能就该不予受理决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而不能直接针对原行政行为起诉。
扫描二维码继续阅读
2023-04-07